如果机友们有仔细了解机圈动向,就不难发现。
像蓝牙、NFC和Wi-Fi这类无线传输技术的底层硬件、技术标准,一直都在升级和迭代。
Wi-Fi 7,在速度、延迟和频谱利用率上,都有了明显提升。
其次是蓝牙,在去年9月更新了6.0大版本。
最大的升级,无疑是新增了「蓝牙信道探测」。
两台支持蓝牙6.0的设备之间,可以互相探测信道,实现厘米级精度的定位。
可预见的是,等蓝牙6.0彻底普及后。
以后定位丢失的物品,比如耳机、智能手表啥的更简单了,我愿称之为「免费版AirTag」。
至于连接距离更短、功耗更低的NFC。
机友们平日里,估计很少看到它有啥更新,或者小功能推出。
这并非手机厂商刻意不宣传,又或是大伙错过了消息。
而是因为,NFC从推出到现在,一直没有更新过版本。
也是直到今年6月份,NFC Forum才发布了时隔14年的首次更新——
「NFC 15」
机哥也去NFC论坛官网摸了一下,发现最核心的升级是连接范围。
在早期的标准下,NFC的连接范围是0.5cm。
不能说短,只能说很特么短。
带有NFC芯片的设备,必须跟NFC读卡器贴得很近,才能完成移动支付、解锁门禁等操作。
而NFC 15的连接范围是2cm,连接范围翻了四倍。
另外这波版本更新,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是「向后兼容」。
哪怕它升级后,依旧支持老版本的NFC协议。
目前苹果、华为、谷歌和索尼等公司,都已经拿到了NFC 15版本的规范。
进度快的话,大厂们明年发布的新品,就能支持NFC 15。
然后就...没别的新东西了。
那难道是NFC Forum游手好闲,或者成员能力有限么?
显然不是。
毕竟这组织里头的成员,不能说猛,简直是群星荟萃。
苹果、谷歌、华为、索尼都位列其中。
之所以十四年里,NFC都没啥大修大改。
我感觉主要原因在于,它的应用场景要求相对简单,期间一直能满足用户需求。
要么是刷银行卡、公交卡。
要么是解锁门禁、一碰互传。
可现在呢。
NFC已经被开发出了多种“船新用途”。
新能源汽车必备的NFC车钥匙、支付宝基于NFC推出的「碰一下」、NFC核验电子票证、NFC控制智能家居...
主打一个怎么方便怎么来。
而且可预见的是,后续还会有更多新的用途,被厂商们开发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
NFC那沿用十几年的技术和标准,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
就连NFC Forum自个儿都表示——
扩展NFC的连接范围,是五年线路图中,优先级最高的事项。
但我知道机友们怎么想的。
你要说它挤爆牙膏吧,它只不过是给NFC加了点触发范围。
合着准备了五年,就拉了坨大的呗?
咋说呢。
大伙可别老看手机厂商们,每年发新机都说性能提升50%、功耗降低30%、系统流畅度翻倍...诸如此类的宣传。
像蓝牙、Wi-Fi和NFC这类无线连接技术,追求的是稳定、可靠和安全。
虽说NFC只是小小提升了连接范围,但反馈到日常用手机刷NFC的各种场景,体验绝对会有明显提升。
机哥就拿自己平时上班坐地铁,用手机刷NFC公交卡进闸机的场景来举个例。
我之前用的是小米14 Ultra。
这机子啥都挺好,就是NFC线圈,被硕大的影像模组挤占到了很靠下的位置。
这就导致,我直接把手机上方怼过去,闸机纹丝不动。
只有把手机再往上一怼,地铁闸机的读卡器才能成功识别手机。
这也是老版本NFC的缺点之一。
短小、软弱、无力。
而新版本的NFC 15,得益于把连接距离升级到2cm。
两个食指的距离,彻底解决之前刷NFC需要「贴贴」的烦恼。
只需把手机稍微挪过去,滴的一下门就开了。
其次是各种奇形怪状的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
受限于天线尺寸限制,用智能手环、手表刷NFC支付或公交出行,蛮容易出现“一次对接失败”的情况。
那咋办呢?
怼呗,这怼一下,那怼一下。
然后被后面排队的人,用看傻子般的眼光注视着。
现在情况就不一样了,毕竟NFC被硬生生拉长了1.5cm。
当然啦,真要机哥说,NFC 15这波更新最大的受益者。
其实是——
支付宝
用手机NFC刷卡支付、坐公交坐地铁这类场景,咱们已经见多不怪了。
但这两年来,机友们都能看到,支付宝基于手机NFC实现的「碰一下」,不仅用户量增长很快。
应用场景更是骚的没边。
起初还只是碰一下支付,到现在,已经可以——
碰一下取快递。
碰一下解锁门禁。
碰一下解锁电动车。
甚至说,碰一下直接领酒店房卡。
方便么,确实方便。
但纵使再丰富的碰一下场景,它都离不开那一下,手机和NFC设备的「近距离互动」。
在NFC 15的加持下,支付宝各种碰一下场景的体验,无疑会更上一层楼。
最终的结果,也确实像NFC Forum所期待的那样。
消费者的受益才是最大的。
还有更多NFC玩法,比如手机和平板一碰传、碰一下控制智能家居...
机哥就不一一赘述了。
总之设备升级到NFC 15后,碰起来都会更轻松、更快。
不过在触发范围变大后,网友们不由得担心起“误触率”。
双机党用户们,应该深有体会。
平时一不小心,把主力机靠近备用机。
啪的一下,我公交卡被呼出来了。
另外还有网友担心安全性。
NFC之前虽然短,但算是物理上的安全设计,被盗刷的概率不大。
但识别范围变广后,被「隔空盗刷」的概率会不会变高?
反正我看到,有老哥就因为俩手机靠太近,导致NFC拉起Pay服务扣钱。
但机哥觉得,技术的前进,本身就容易带着质疑。
迭代过程中遇到啥问题,慢慢解决掉就好。
随着NFC被集成到各种奇奇怪怪的设备,以及NFC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
把连接范围增大,让设备之间碰一下触发功能的概率更大,本质上就是重视用户体验的体现。
反正标准已经有了。
就看手机大厂们,明年对升级后的NFC软硬件,能搞出什么新的玩法。
比如小米以前曾做过NFC碰碰贴。
通过带NFC功能的手机碰一下,直接控制智能家居。
现在NFC数值加强了,米家的智能家居业务也逐年壮大。
有没有可能再来一波梦幻联动?
图片来自网络
财富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